“工资被拖欠的事困扰了我一年多,现在终于解决了!”一名司机在签订调解协议后开心地说。
近日,茂名茂南法院通过诉前调解,为23名司机解决了被拖欠工资问题。
(图为部分司机在签订调解协议)
“把他告到法庭去!”
2019年至2021年间,一批司机先后受雇于刘某从事运输工作。刘某因经营不善,陆续拖欠司机们的工资未付。经司机们多次追讨,刘某写下工资欠条确认欠薪事实,并承诺在2022年11月付清欠款。
然而,到了约定的日期后,刘某始终未能付清欠款,既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尚拖欠司机们工资2000余元至3.7万多元不等。
“把他告到法庭去!”眼见年关将近,窝了一肚子火的司机们将刘某诉至茂南法院,希望法院为他们主持公道。
法院工作人员经对司机们提交的立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认为该批纠纷证据比较明确、事实比较清楚。为了快速化解纠纷,法院决定将该系列纠纷分流至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换位思考寻解纷出路
接到案件后,调解员立即与刘某联系。刘某在电话里承认拖欠司机们工资款的事实,但接着又大吐苦水说近几年生意不景气,司机们的工资加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他实在没有能力付清。
听完刘某的诉说后,调解员首先严肃批评了刘某拒绝与司机们进行联系的错误做法,建议他要直面问题,否则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虽然现在生意不好,但是你也要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想想,他们就指望这些工资养家糊口。如果现在无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能否先支付一部分让他们回家好过年,年后继续分期偿还?”调解员引导刘某换位思考,从经商信誉、保障生计等角度与其析法理、讲利弊。
听着调解员细致入微的分析,刘某同意给司机们先支付部分工资、剩余工资分期履行。
随后,调解员联系上了司机们。在交谈中,调解员了解到司机们也清楚刘某的生意受疫情影响确实不太好,但司机们认为刘某拖欠工资已有一年之久且态度恶劣,已毫无诚信可言,只有一次性付清工资才能让他们安心。
调解员一边安抚司机们的情绪,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角度向他们分析了诉前调解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便捷之处;另一边建议他们考虑刘某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支付能力,适当给予宽限,共克时艰。
在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司机们逐渐冷静下来,同意进行调解。
23名司机不再烦“薪”
鉴于司机们分散在各地,难以同一时间齐聚法院参加调解,在经过充分的电话沟通后,调解员决定按照“解决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分批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12月14日,调解员召集刘某和首批7名司机来到法院进行面对面调解。“因为我的原因拖欠了大家的工资,对不住了!”调解现场,刘某真诚地向司机们表达歉意。看到刘某不再回避问题,司机们对他的态度也趋于缓和。
经过对付款细节进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刘某定于2022年12月份支付部分工资;自2023年1月起,每月支付部分工资直到付清为止。
随后,其他司机也陆续分批来到法院,按照上述方案与刘某进行了协商。
不到10天时间,3名司机在协商后撤回了起诉;20名司机与刘某签订了调解协议,调解金额合计26万多元。23名司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