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垃圾分类规定,请重新分类。”12月15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樟坑工业园区,执法人员对园区入口处餐饮场所的不规范垃圾分类行为提出整改要求,并当场下达责令整改书。这是第20期《龙华“执”播》现场,当天,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联合龙华区民治街道执法队,依法开展“直播式”垃圾分类执法检查行动,吸引60万余名网友观看。
互联网时代,如何将政务服务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体现着政府机关的创新能力。深圳市龙华区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全面创建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目标,率先探索“互联网+监督”新机制,于今年2月推出首档区域性、多领域、直播式执法行动《龙华“执”播》,将执法、普法与媒体矩阵相融合,同步实现“谁执法谁普法”、行政执法“场景式”培训、公众对行政执法“云监管”三大功能,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分众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以普法强执法、以执法促普法。截至目前,《龙华“执”播》已开展20期,直播浏览总量超1600万人次,共整治9大领域34项问题,荣获2021-2022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
紧扣热点
每期直播开始前,龙华区司法局通过媒体发布民意征集,将“点单权”交给群众。根据民意征集,《龙华“执”播》覆盖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行业,龙华区司法局牵头与各执法单位“联合作战”,统一执法标准、组织执法队伍专项培训等,有效保障执法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车间内要有明确的危险标志”“含化纤成分的衣物容易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2月17日,首期《龙华“执”播》开播,龙华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来到位于龙华区福城街道的知音卡片礼品(深圳)有限公司,对该公司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执法行动实时全程视频直播,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网民,观看人数超230万人次。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车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相关问题的询问,对企业复工复产“六个一”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执法人员一边检查一边讲解,将这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变成一堂生动开放的普法知识课堂。
龙华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华“执”播》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文明养犬、道路扬尘、二手烟等群众身边的热点话题,开展执法检查直播,获得广泛关注。
网友监管
9月22日,深圳秋季开学季,龙华区司法局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开展第14期《龙华“执”播》行动,对校外集体配餐企业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这家企业其中的一家中央厨房位于龙华区,因此配餐的学校主要覆盖龙华辖区,比如龙华实验、观澜中心小学等学校。”执法检查过程中,广大网友成为“云监管”,与执法人员网络“连线”对话,执法人员一边检查一边回复网友提问。在90万余名网友的“围观”下,执法人员要求企业对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整改,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龙华区司法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热心市民等参与《龙华“执”播》行动,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线下监督队伍,还将复查情况在媒体平台同步公开,提升执法行动的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将每一个网友都变成潜在的“线上”监督者。
阳光执法
“执法过程很规范,专业度很高,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9月15日,全程参与第13期《龙华“执”播》行动的龙华区人大代表许楷楠说。
“主持人问的问题都是我想问的,讲得清晰、到位。”“向工程行业人员致敬,大家一起努力建设美丽龙华。”在68万余名网友的直播间,网友留言说道。
据了解,龙华区正借助“数字龙华”的科技动力,充分发挥网络监督和“直播式”执法的示范效应,推动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的规范化、法治化,将“阳光执法”真正落到实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下一步,龙华区司法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回应民之所想、所忧、所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