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党旗,一座堡垒,一群党员……让鲜红的党旗在基层工作一线高高飘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
为了把党组织的力量延伸至社会治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山市东凤司法所组织党员干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带动社区矫正工作迈向新高度。
建立党建引领“两大机制”
东凤司法所副所长吴汉辉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他时常主动深入一线社区面向帮教对象开展工作。帮教过程中,他常常会遇到社矫对象不配合监管、情绪冲动等情况。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吴汉辉探索“党建+社区矫正”工作新思路,创新实践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吴汉辉在社矫对象家中慰问交谈(右三)
东凤司法所建立完善“党群同心”和“党建暖心”工作机制,即:吸纳基层党员加入到社区矫正小组中,确保每一个小组至少有1名党员参与矫正工作;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矫正帮扶工作,有效疏导社区矫正对象的负面情绪,释放心理“垃圾”,帮助社矫对象改善与家人、邻里的关系,并带动社矫对象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其融入社会。
做好党建引领“四项行动”
进一步深化“党建+社区矫正”,以“四项行动”为抓手,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由“管得住”向“教育好”转变。
党员先锋引,工作提质效
以党员先锋为主导,开展“党员助力社区矫正”系列活动,探索社区矫正新发展模式。运用“党建+网格联动”“党建+数据平台”,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效,累计帮扶社矫对象2077人次。自2020年9月起,东凤司法所联合网格中心,将辖区分成24个网格,由24个网格的党员干部对定点网格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帮扶、教育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反馈帮扶情况,不断提升党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促进平安东凤、法治东凤建设。
党史深入学,公益齐参与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东凤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学党史、学法律、学道德”教育活动,并通过党员加社矫对象“一带一”方式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促使社矫对象主动参与社会公益,由“监管对象”向“社会服务志愿者”转变,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党纪不放松,安全记心中
在队伍管理方面,不断强化社矫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节假日前及时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社矫对象管理方面,重要节点认真落实大摸排工作,针对摸排出的问题,立即整改,总结经验并制定预警方案,从源头制止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另外,严格落实“日核查、周汇报、月见面与汇报、一月两研判”等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实现“严在经常、管在平时、抓早抓小”的监管目标。
党恩刻心间、温暖共传递
组织党员帮扶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及时、有效、精准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合格守法的公民。2018年起,东凤司法所组建、培育起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助矫志愿者队伍,由助矫志愿者自行组织、策划,结对帮扶辖区内的困难家庭,至今已成功为辖区内6户困难家庭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不断传递党、政府和社会对社矫对象的关心。
2018年至今,东凤司法所累计接收763人,解矫645人,连续多年社矫对象没有出现重大影响、危害社会等事件。通过教育矫治、心理矫治,社矫对象能够实现自我改造、顺利回归社会,这些成效离不开“党建+社区矫正”模式的推行。在未来,东凤司法所将继续探索“党建+社区矫正”模式的可能性和延伸性,为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